这本68元的书,我要再推荐一次
这本书叫做《行为设计学:打造峰值体验》。
之前自己看的英文版,有很多地方不是特别明白,所以又看回了中文版。
一边看,一边各种赞叹!终于从「体验」的角度,理解了很多工作中的设计,比如:
· 为什么 PPT 要好看?
· 为什么各种培训要安排素拓?
· 团建的价值到底在哪里?
· 为什么发红包时要么不发,要么就发个大的?
· 为什么有的活动、会议要安排托?
这一切,都可以在这本书里,以一个系统性的逻辑,找到答案。
它从提升体验感的角度,提出了四个方法,包括:
1.欣喜升级
2.认知升级
3.荣耀升级
4.连接升级
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。
01 欣喜升级
这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感受提升:其一是提升感官的享受,其二是提升刺激性,其三是打破脚本。
先说感官享受。
感官一般指代的就是我们的「五感」,包括:味觉、视觉、听觉、嗅觉和触觉。它对我们的刺激最直接。在评价时,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:是不是想第一时间发朋友圈。
所以我们有看到,现在的各家餐饮店、设计店、售楼处,都在想方设法从这「五感」维度来提升体验感。
↑ 丽江悦榕庄的设计,真心漂亮,忍不住拍照
回到个人层面,我们也热衷于一系列留痕的仪式状态,例如:
· 搜集护照签证盖章
· 做游记手账
· 手绘阅读笔记
这些并不一定能带来即刻的功利性价值,但是,看到它们,人就会开心!
再说提升刺激性。
在活动中,如果平铺直叙,大家普遍觉得索然无味。此时,可以考虑提升刺激性,具体有两个策略:
一是提升难度,让人有挑战自我的冲劲。
二是创造 PK 机制,让人有挑战他人的快感。毕竟,人普遍抵挡不住竞争的诱惑,否则也不会被「你的朋友正在超越你」之类的文章刺激到。
最后聊聊打破脚本。
脚本可以简单理解为「套路」,也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操作方法。打破脚本则会创造出对比感与冲突感,这个差异会直接刺激我们去关注。
例如,在上课的第一天,老师们的普遍做法是让大家自我介绍,这是「套路」。而在《生活十讲》里,蒋勋老师分享了他「打破脚本」的方法。
当时他帮朋友代课,对象是舞蹈系先修班的学生。在第一次上课时,他让学生们给他们自己画自画像。他的目的是:让学生能在镜子里,看看自己。
“当我在课堂上,请学生做这个作业的时候,几乎有一半的学生最后都哭了。”
“课后,好多学生告诉我,这是他第一次透过镜子好好地看自己。”
这就是打破脚本的威力。
02 认知升级
认知来自于我们底层的逻辑和价值观,这其实是非常难改变的。但也正因为很难改变,所以一旦有所变化,便会让人产生非常大的冲击。
要实现认知改变,最重要的一环是:被现实绊倒。
这里说个自己的案例吧。
在校招入职前,因为出了一本书,卖的还不错,所以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。
但是,当到了工作岗位,发现这个不会,那个不会,四处碰壁,内心很是受挫。
于是这时候开始自我反思,开始去思考读书阶段与职场工作的差异,也慢慢地脱下了哪些莫名的骄傲。
如果将认知和行为比作通道,那它会呈现非常明显的由宽到窄的形状。也就是说,如果认知不改变,行为也很难改变。
回到刚刚的例子,如果我没有通过「被现实绊倒」理解到应该调整状态、适应新环境,那么无论别人多么苦口婆心地告诉我各种职场方法,我都会当做耳旁风,依旧我行我素。
03 荣耀升级
人都有成就自我的需求,都希望收获肯定。
要让对方产生如此的感受,有三个方法:认可他人、锻炼勇气和多设里程碑。
一是认可他人。
这看起来很简单,但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。
书中有提到,有人做过调研,说 80% 的主管认为自己经常对下属表达认可,但同意这种说法的员工却不到 20% 。
为什么?
我也开始反思自己,平常跟助理沟通排版和内容,经常都是「丑」「这个不行」。它背后的原因是:我看到的不是别人做了什么,而是别人没做什么、没做好什么。结果就是,只给了大棒,没给萝卜。
这样的坏处是,他人一直得不到肯定,会觉得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要求,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表现。
好的认可不能走形式,需要有策略。
比较常用的方法是:表扬一定要公开,要真诚,让他同时接受到其他人的赞赏。
这也理解了,很多表彰大会,一定要把被表彰人的照片做成易拉宝,同时也会在舞台上隆重介绍,保证对方能享受到组织和他人共同的欣赏。
二是锻炼勇气。
在这里,必须先澄清一下勇气。
马克吐温的解释很有道理:勇气是对恐惧的抵抗,对恐惧的掌握,而不是无所畏惧。
锻炼勇气,一般是为了组织能达成更好的目标。
我们以开会为例。
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:开会时,领导问有没有什么意见。如果其他人都不举手,这时候自己即使有想法,也会倾向于沉默。因为怕回答得不好,影响了领导对我的看法。——不能(想)承担这个后果。
而一旦有人开始,那之后便会有动力。
所以,对组织方来说,适当地安排一个托,可以让会议的效果更加有效。
三是多设里程碑。
很多目标太过远大,所有人刚开始会因为使命感而前行,而一旦感觉前方艰难,便容易半途而废。
里程碑的设计,可以让人找到一系列「中点」。每到一处便收获一处的荣誉感,然后继续向前。
04 连接升级
人是社会动物,会有归属需求。当个人进入群体后,自己的一系列行为也会发生改变,体验也是如此。
如果感受到了温暖和团结,那么对整个体验会形成非常高的评价。
要让连接升级,一般的做法有几个:
一是创建共同使命感。
这非常考验组织者的功力。
在阅读《乔布斯传》的时候,里面有个词印象非常深刻,叫做「现实扭曲力场」。它的直观表现是:通过个人的表达、行为、状态,让他人进入语境,并达成高度的认同,最后形成共同使命。
非常经典的一个案例是,他在劝说前百事可乐总裁加入苹果时的经典台词:
你到底是要卖一辈子糖水,还是要跟我一起改变世界。
有多少人能抵抗住这句话!
二是创造环境加深感情。
加深感情的方法有很多,比较常用的有两个:
第一是创造患难时刻。
很多企业会组织高管一起去爬山、越野,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,就是让公司大领导与班子成员,在磨难中形成羁绊。在互帮互助、共同克服极致困难的过程中,人和人的感情,会超过同事情,升华为战友情。
第二是敞开心扉。
如果有一个场景,多人之间能互相敞开心扉,将自己的过往呈现在对方面前,那之后,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会瞬间拉近。
记得自己和一个朋友关系更进一步,就是因为某次团建,两人在夜里一起散步,聊过去、聊人生。发现双方有如此多的共通点,继而成为了特别好的朋友。
(不是那种……)
用一个案例做总结
为了更深入理解这四个因子,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吧。
大家或多或少参加过企业的新员工培训。很多人再来回忆这段时光,印象最深的,多是其中的「素拓活动」或军训。为什么呢?
1.欣喜升级
一般在经历过前几天的课堂授课后,突然迎来这么一个户外互动,所有人马上情绪一阵,瞬间热情爆棚。——这是打破脚本。
2.认知升级
在素拓活动中,会有很多复盘的设计。大家发现原来自己理解的操作模式,跟职场实际并不是完全一样,于是「被现实绊倒」,便有了认知的改变。
3.荣耀升级
这主要是来自于赢了以后收获认可的感觉。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分为小组来做任务,有任务就有比拼,最后通过努力,赢得名次。
4.连接升级
一般来说,大家会共同完成一个大项目。这个会很有挑战性,但是在不断讨论方案、经历挫折、推倒重来的过程中,经历了患难,加深了友谊。
同时,在整个过程中,会不断地与伙伴一起活动。大家不断的磨合中,慢慢理解了对方,认同了对方,敞开了心扉,继而形成了连接与羁绊,最后升华为友情或者爱情。
我是尾巴
这四个升级,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:
1.只有被我们感知到,我们才会有体验感。这是认知升级要解决的。
2.要让这种体验感真正戳中内心,我们才会有改变或改善。这是认知升级的目标。
3.人需要有激励,才能有持续的动力。这是荣耀升级赋予的驱动力。
4.人需要有归属感,也喜欢在集体中成就自我。这是连接升级带来的。
所以我们看到,这里既包括了传播层面的东西,也包括了心理学自我认知和需求满足的内容。——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体的体验感。
这套逻辑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,只要是关于人,关于体验,都可以用它来分析。例如下图的发红包策略。
所以,强烈推荐这本书:《行为设计学:打造峰值体验》。
晚安好梦。
- 更多干货文章 -